当前位置:首页 > 商贸资讯 > 内贸资讯 > 正文

关于加快林芝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若干思考

发布日期:2017-04-15

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是新时期我国执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也称商务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指为了提高执法质量和效果和基于精简机构和人员,将原来由若干商务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以及附属的监督检查权,行政强制权等集中起来,交由一个商务行政机关统一行使的工作制度。它对于加强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全面完成商务工作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商务部门的职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商务综合执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商务部门是各级政府重要的组成部门,三定方案赋予了重要的工作职能,正确有效的行使好这些职能一是靠引导,就是制定鼓励或限制政策,提出工作指导意见,实行行政许可等行业管理措施;二是靠强制,那就是行政执法,这些年来,商务部门颁布实施了很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商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执行好这些法律法规,则是我们加强商务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手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各级商务部门始终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弱执法的情况,许多地方对行业管理比较重视,对行政执法工作不够重视,对单项执法比较重视,对综合执法不太重视,特别是对政府组成部门的执法认识不足,本来做好商务工作应该是行业管理与行政执法两条腿走路,但实际是偏重了行业管理这一条腿走路,在许多方面如成品油、特许经营、拍卖、典当、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以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和零售商促销单用途预付卡等领域都存在着执法死角和空白,作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相应的联合执法不够,在这些领域很多监管职能都不到位,这与商务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极不适应,使得商务部门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也影响了我们商务部门的权威和形象。因此,做好我们商务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可做可不做,而必须要站在强化商务工作,有效行使商务部门职能的高度来认识商务行政执法工作,努力推进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解决好商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执法缺位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商务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完成我们商务部门的使命。

  二、我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现状

我市现辖1区、6县,541个街道办498村(居)人口22.75万人,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现有市级商务综合执法队一个目前挂靠在商贸服务管理科,没有单独的编制、人员全局综合执法人员27其中10人2017年4月份才进行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县级试点商务综合执法队伍1波密县,全市有综合执法人员55人。其中,有执法证38人,行政编制28人,事业编制10人,无执法专用车辆,取证设备,防护用具等必要设备

  我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主要集中在特种行业领域,案件线索的主要来源是①集中整治;②联合检查;③群众举报投诉;④来信来访。平均年出动100人次以上,接到举报10余起。

  目前,我市县(区)商务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情况不一,较好的是波密县2016年通过验收列为全国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县,机构、编制除外实现了“人员、场地、经费”到位,建立了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商务执法体制,完善了各项商务执法制度,实行了统一”的管理(即: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统一标准)统一着装至今未实现。商务执法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对商务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示范作用,对行政管理影响意义深远。通过一年多的商务行政执法工作实践和大力宣传,商务工作受到了各界的普遍认可,商务形象越来越好,市场监测统计,应急储备以及商场(市场)、餐饮服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家电下乡”等行业管理方面工作开展更加顺利,效果更加明显。

  三、我市商务综合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1)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和全国一样,商务综合执法还没有全面铺开,无论是从立法环节,机构编制和队伍建设上,都相对薄弱,政府和法律赋予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重要地位与社会的认知度还有一定差距,执法职能和作用还没有被社会充分认识,一部分经营户和群众对商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内容了解甚少,依法经营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较为淡薄,商务综合执法无论从执法依据、执法环境、执法水平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2)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有待加强。我市商务执法人员除原来在生猪屠宰、酒类流通领域,成品油管理领域执法外,大都没有接受过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正规的行政法律和系统的行政执法实务培训,对执法标准、执法界限还把握不准,存在着不敢执法,不会执法的问题,部分执法人员缺乏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技能,无法回应群众诉求和承担监管执法任务。缺乏部门协调机制,处理案件时缺乏其他部门的协作机制,导致执法不力,对棘手案件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出现了对群众举报敷衍了事甚至不作为的情况。

  (3)政府对商务综合执法工作还重视不够。商务综合执法是商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保障,政府对商务执法工作尚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地方商务部门没有行政执法权,认为市场监管执法是工商、质检等部门的事情。

  (4)商务综合执法的权威性不强。商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力发展流通业,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是商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要求,而商务部门的一些职能同工商、质检、药监和安检等部门职能相互交叉,商务部门只能依靠其他部门的配合开展执法工作,导致商务综合执法独立性、权威性不强,在社会上也未形成一定威信。

  (5)人员经费装备车辆没有完全落实。由于商务执法项目愈来愈多,执法工作量大、面宽,工作中的困难相继出现,按照现在的执法模式和装备,工作屡屡被动,造成了执法资源的浪费,制约了商务行政执法,成为了执法工作中的一大瓶颈。

  四、目前商务综合执法的内容

  目前,我市商务领域可以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内容主要包括:

  1、成品油市场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2、特许经营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3、拍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4、典当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5、美容美发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6、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7、废旧汽车拆解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8其他商务领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五、加快我市商务综合执法工作的途径和举措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要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宣传商务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广大商务工作者对商务执法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广大商务工作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商务综合执法是商务部门树立权威、履行职能、依法管理、维护公正的根本保障,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职责,是推动商务经济发展,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执法能力。要加大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加强以行政处罚和商务专业法律为重点的法律知识培训,加强执法实务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和实际执法能力,尽快解决商务行政执法人员不会执法、不敢执法的问题。

  (3)加强执法实践,摸索执法经验。要加强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实践,对于较为严重的商务行政违法行为,要敢于立案、敢于调查、敢于处罚,在执法实践中不断摸索商务综合执法的新途径,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推行办案“十看”制度。执法办案人员在做出行政处罚时,对照“十看”(一看执法主体是否合法;二看受罚主体是否确切;三看违法事实是否清楚;四看证据材料是否齐全;五看案件定性是否准确;六看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七看自由裁量是否适当;八看执法程序是否合法;九看职权是否越位;十看文书格式是否规范)进行内部审查,实行“立、查、审、罚”交叉分离和执法办案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每起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正确。

  (4)动员公众参与,密切联系媒体。商务执法工作是商务部门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的一大抓手。因此,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将群众诉求摆在重要位置,使我们开展商务执法的目的和重要手段,群众举报是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执法队伍要与12312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密切配合,严肃对待每一条信息,认真检查,并要及时向举报人反馈办理结果,真正做到服务为民。

  (5)规范执法行为,创新执法手段。在推进商务综合执法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贯彻依法行政方针,统一执法检查,统一执法服装,统一执法文书,统一办案程序。坚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理念,以严格的制度约束执法行为,实现执法为民的宗旨。

  (6)加强县级商务部门机构和队伍建设。县级商务部门是县级人民政府宏观管理内外贸易的综合部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支柱性、基础性作用,商务部门的主要职能有指导和规划发展地方内外贸易工作,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市场运行监测、内外贸特殊行业的管理,如典当行业、二手车交易、拍卖行业、餐饮美容美发、公共保洁与家政服务、成品油流通市场等多个特殊行业的管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因此,亟待解决县级商务部门的机构和队伍建设问题。

    7)争取立法保障,提升商务法律地位。目前,商务部门的政策法规和办法大都是部门规章办法,对流通领域无权单独上市执法,包括成品油市场、二手车市场等规范管理,都只能借助公安、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的力量监管,缺乏相应的单独执法权限,造成管理困难,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协调各个部门关系上,多年的实践表明对违法行为只有及时、有力严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当前在商务执法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惩处措施,仅仅靠部门规章、办法和规范性文件,特别在行业管理方面陷入了管不了、管不好的尴尬局面。国家在商务执法方面应适当增强政府授权,确保市场健康、规范。